根据年龄推算,林葱出生于2003年12月,快要满22岁,因此不可能再以大一身份入学,他只能成为大二学生。然而,一些球迷将他与赵维伦进行比较,后者2005年出生,依然在读大一,为什么相差两岁却一个年级高呢?
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。林葳在年底即将迎来22岁,某种程度上确实接近于2004年,而按照学制安排,他突然被归为高年级也没有什么不妥。因此,从时间和学业阶段来看,情况非常合理。
在加盟俄勒冈大学之前,林葳显然已与该校进行了深入的商谈,他从大二开始效力,目标是能够顺利完成三年的职业生涯。如果只是经历一至两个赛季,可能新球员需要时间去适应高水平联赛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们的第一个赛季往往会错过发展机会,甚至影响其职业前景,这样的经历无疑是毫无意义的。
展开剩余56%但是,如果他能够在NCAA打满2到3个赛季,情况便会完全不同。尽管第一个赛季可能有适应期,但接下来的赛季还能实现调整和提升。特别是在高水平的联赛中,若能在一个赛季中持续成长,将对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举例来说,如果林葳在NCAA表现出色,经过三个赛季的磨练,虽然未必能进入NBA,因为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,但他仍会拥有更多选择,例如追随余嘉豪的脚步,前往欧洲联赛。凭借他的经验,欧洲俱乐部就不会再提供基础的薪水待遇。
即使在那种环境中,再坚守几个赛季,也能保持竞技水平,尽管提升难度较大,但至少不会出现严重滑坡。未来五年,中国男篮如果拥有这一名有实力的后卫,无疑将增强底气。
再进一步考虑,即便林葳在NCAA结束后重返CBA,这种选择也不必担心。通过几年的历练,他将培养出优良的职业习惯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高水平联赛中的球员不仅具备天赋,更重要的是勤奋和努力。正如易建联返回CBA后依然是最勤奋的选手,其在NBA的训练常规让他在CBA显得异常突出。
所以,只要林葳能够坚持这三年的历程,他未来的道路一定不会偏离方向,回到CBA时也将继续展现卓越才能,成为中国男篮的核心力量。
发布于:广东省